中心傳動單管吸泥機端梁和驅動裝置的結構并不是很復雜,就是由端梁、驅動減速機、行走輪、過載保護裝置等組合而成的,其中端梁就是用普通碳鋼制作而成的,可以確保其應有的性能;同時以軸裝斜齒輪減速器作為驅動減速機,將其安裝早主動輪軸上,可以驅動其他部分發生動作。
主要特點:
1、處理量大、可節省占地面積。
2、該設備刮泥、吸泥、刮浮渣同時進行,能耗少,比同規格設備節電50%左右。
3、邊行進邊吸泥,排出的活性污泥濃度高,排泥效果好。
4、刮板式吸口構造簡單,不易塞堵,運行安全可靠,維修方便。
5、適應性強,易實現全自動控制
6、刮泥板采用對數螺旋曲線形式,并采用膠輪支撐沿池底行走,刮泥效果好,對池底的要求較低,
適應性好;
7、除主刮泥裝置外,還安裝有獨特的輔助刮泥裝置,使半橋刮泥機能起到全橋刮泥機的效果;
8、工作橋采用桁架結構,橋面鋪設鋼格板,強度高,重量輕,能耗省;
9、驅動行走輪為實心橡膠輪,不需軌道,結構簡單,安裝方便;
10、水下部件均采用不銹鋼材料,水上部件采用碳鋼并熱浸鍍鋅,耐腐蝕性好,使用壽命長。
設備的調試
1、試運行準備
A、刮泥機各零部件安裝完畢后,各部經檢查牢固可靠無故障后方可開車。
B、清除池中所有的雜物,以免引起堵塞。
C、對水泵、減速機及各傳動部位應檢查是否靈活,并按規定加好潤滑油,如有異常應予以排除。
D、接通電源啟動水泵,檢查其轉向是否正確,如反轉,將其中的兩根電線調換相位即可。
E、點動驅動裝置,檢查橋兩端驅動裝置運動方向是否相同,如不相同,將逆時針運轉的驅動裝置的電機兩根電線調換相位即可。
F、先將池內注滿清水,啟動按鈕進行試運轉。當刮泥機連續運轉24小時以上,經檢查無異常后,方可注入污水。
2、試運行
A、加水:往沉淀池中加滿水,觀察出水堰出水是否均勻。
B、啟動驅動裝置,讓設備運行一周,觀察設備的運行狀況,如發現設備起伏嚴重,則為軌道面不平所致,應立即停機整改。
設備的操作規程
1、設備使用前應按試運行方法,試運行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使用。
2、開啟設備前,應先檢查行臺一周有無雜物阻礙驅動裝置運行,如有雜物應及時清理,以防出現事故。
3、設備運行中應經常注意運行是否正常,發現問題應及時停止運行,進行檢查。應做到機器開啟時人不離崗,隨時觀察。
4、對減速機等轉動機械需定期加油。減速機機應兩個月加一次油,半年換一次油。具體請按照該產品的說明書進行維護及保養。
5、刮泥機運行時嚴禁站在驅動裝置運行的行臺一周上,以防出現安全事故。
設備維護保養
刮泥機每年大修一次。在維修保養時應做到:
A、刮泥機運轉時保持減速機潤滑油的油標位置。滾子軸承每月注油一次。
B、檢查水上零件聯接是否松動。
C、檢查傳動裝置的密封。
D、檢查集電裝置的電刷。
E、檢查水下各零件的腐蝕情況,橡膠刮板磨損腐蝕嚴重時應予以更換。
F、大修時重新涂防腐涂料。
G、刮泥機運行時應注意污水量和污染程度的變化,排泥管道工作情況,如有故障及時排除。如須停車排故障時,應停止向池內排入污水,待故障排除后再排放污水,重新開車。
維護保養及注意事項:
1、停車后,應將伏輥架起,使之與網籠分離。
2、設備初次安裝完畢后,試車前應打開方錐管的進漿端與回流端,用清水充分沖洗各部分管道及方錐管,以免雜質進入網槽。
3、開車前全面檢查各部位軸承的潤滑情況,并在以后的運行當中保持定期檢查。
4、若長期不用,請用清水充分沖洗網槽、網籠及進漿系統。
結構特點:
1、網籠采用與網接觸面積較小的不銹鋼片圈代替傳統的紫銅線,增強了網籠的脫水能力,減輕了脫出水分對紙頁成形的攏動。
2、精心設計的方錐總管布漿器與多管均布元件使紙料沿網籠軸向均勻分布,保證沿紙機全寬的上網漿料量均勻*。末端可調式回流裝置保證總管具有恒定的壓力。進漿端與回流端均設有壓力表,便于觀察總管壓力。
3、網槽內旋渦式不銹鋼整流消能裝置,使得進入網籠的漿料經過允分的緩沖、減速后混合成為穩定的漿流進入成形區,保證紙料均勻懸浮,平衡上網,提高成紙勻度。
4、不銹鋼弧形板上設有調節螺桿和微調節螺桿,用于調節弧形板與網面的縫隙寬度,以便靈活調節漿速與網速間的關系,以適用車速等抄造條件對漿速的要求。調節螺桿用于整體調節,微調螺桿用于局部微調。
5、較短的成形弧及壓力式上網削弱了選分作用與洗刷作用對紙頁成形時的影響,有利于改善紙頁勻度,減小兩面差,提高成紙質量。
6、外加壓力增加了網籠內外壓力差,克服了圓網旋轉產生的離心力對紙頁成形產生的不利影響,減少了高車速條件下造成的滑漿、甩漿現象,提高了脫水效率,降低了上網深度,保證了成紙勻度,使圓網紙機在車速、產量、質量、效率等方面均有大幅度提高。
安裝步驟
1、在平流池兩側壁頂預留軌道鋼預埋鐵,一米一塊,每塊預埋鐵上在兩端制作螺栓和壓板,以便于壓牢鋼軌。
2、將設備吊至平流池上,四個行走輪安放于鋼軌上,按基準線找平,校核安裝尺寸。
3、滑動電纜及電器安裝,將吊電纜用吊環傳入鋼絲繩,把鋼絲繩拉緊,固定在兩頭的立柱上。穿接主電纜,通電調試行走情況,安裝行程開關及觸碰塊,根據回車位安裝防掉車擋板。
4、試車,在安裝結束后空車運轉至少不間斷運行8小時,時刻檢查行車是否有掉軌現象,一經發現及時停車處理,防止設備掉入池中。
5、吸泥泵安裝,將吸泥泵安裝在工作橋上。
6、吸泥管和排泥管管道安裝,從吸泥泵的入口處開始自上往下安裝管道及吸泥嘴,吸泥嘴至池底距離為10~20mm。數臺吸泥泵至一條出泥管道排入平流池外側污泥溝中。
7、接通吸泥泵電源。
8、進水試泵,在試車運行無問題后,向池內注水,水位要求高于吸泥泵泵頭30mm,邊進水邊開泵,觀察排泥口出水情況。
運轉管理
(1)吸泥機的停駐位置應在沉淀池的出水端。驅動前,開啟各吸泥管的排泥閥,然后向進水端行進。到達進水口盡端時,即自動返駛,回至出口端的原位停車,作為一次吸泥的全過程。
(2) 泵吸排泥:主要由泵和吸泥嘴、吸泥管組成。吸入管內的污泥經水泵出水管輸出池外。吸泥的起動由人工操作,返駛及停車等動作均由裝在軌道上的觸桿觸動行車上的行程開關完成。軌道上觸桿的定位,以及行車上行程開關間的相對位置,應在安裝時確定。
(3)沉淀池內積泥不宜過久,超過2天后泥質就相當密實。吸泥時,須注意排泥的情況。如發現阻塞現象,即須停車,待排泥管疏通后再行進。超過4天以后,泥質己積實,須停停清洗池底后才能使用吸泥機,否則不但無法吸泥,且泥的阻力會使機架變形和設備受損。
(4)若池內水面結冰,應在解凍或破冰后才能使用。
(5)防止池內掉入磚頭等硬質雜物,保持池底平滑,以免阻擋吸泥嘴,發生損毀吸泥嘴現象